法界'顶流'之争:曾翔'吼书'PK崔寒柏'说书',谁才是真正的'第一网红书法家'?

admin 抖音吃瓜 9

书法圈正上演着一场别开生面的"顶流"争夺战——年过六旬的曾翔与崔寒柏,这两位虽非当代书法界的顶尖人物,却在"第一书法网红"的宝座上展开激烈角逐,将传统书法艺术玩出了"饭圈文化"的味道。

法界'顶流'之争:曾翔'吼书'PK崔寒柏'说书',谁才是真正的'第一网红书法家'?  第1张

曾翔的"网红三板斧"可谓独树一帜。首当其冲的是他的"吼书"表演:每每挥毫必安排围观者造势,场面堪比明星见面会。这位本该颐养天年的退休老人,却总在创作时爆发惊人能量,就差没在游艇上泼墨制造"浪花特效"了。其次是他的"自辩术"——每次为自己艺术理念辩解时,总能引发新一轮群嘲,堪称"越描越黑"的典范。最绝的是他的"捧杀术",那句"不懂曾翔就是不懂中国书法"的粉丝宣言,活脱脱将书法讨论变成了"泥坑理论":跳进去的人非但没能净化环境,反而个个沾了一身泥。

法界'顶流'之争:曾翔'吼书'PK崔寒柏'说书',谁才是真正的'第一网红书法家'?  第2张

而后来居上的崔寒柏则走起了"知识网红"路线。这位京津口才达人深谙流量密码,把书法教学玩成了"百家讲坛",其出境频率已碾压曾翔。他挑起"田小华书法争议"等话题的操作,展现出不输娱乐圈的炒作功力。更胜一筹的是,崔寒柏手握两大杀手锏:一是娴熟的直播技巧,将书法课堂搬进直播间;二是把"兰亭奖"这个普通奖项营销成了个人IP,堪称"最会包装的获奖者"。

这场"华山论剑"背后,折射出书法艺术的当代困境。当"吼书"的表演性盖过艺术性,当直播打赏比潜心创作更赚钱,书法家们正在网红经济的裹挟下集体"变形"。有网友犀利指出:"现在当书法网红比当书法家容易多了——只要会写字、敢出镜就行。"

法界'顶流'之争:曾翔'吼书'PK崔寒柏'说书',谁才是真正的'第一网红书法家'?  第3张

法界'顶流'之争:曾翔'吼书'PK崔寒柏'说书',谁才是真正的'第一网红书法家'?  第4张

更值得玩味的是两位"老艺术家"的年龄反差。本该是提携后辈、著书立说的年纪,却为了流量争得面红耳赤。正如业内人士感叹:"张海、张继等老一辈书法家要是看到隶书被讨论成'岔路','二田'书法沦为流量工具,不知作何感想。"

法界'顶流'之争:曾翔'吼书'PK崔寒柏'说书',谁才是真正的'第一网红书法家'?  第5张

这场闹剧最终会催生怎样的"书法顶流"尚未可知,但已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:当书法艺术被算法和打赏重新定义,那些真正静心研墨的人,或许正在被时代的喧嚣淹没。毕竟在这个快消时代,能像范笑歌那样潜心钻研多种书风的人,反被嘲为"江湖体";而认真讨论"拗体书法"艺术价值的声音,往往不如一则"崔寒柏直播翻车"的八卦来得热闹。

(本文仅探讨现象,书法艺术的真正价值,终究要经得起笔墨纸砚的检验,而非流量数据的冲刷。)


你可能想看: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