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冒充孙子”诈骗案频发,警方紧急提醒

admin 今日热点 35

近日,多地公安机关接连通报以"冒充孙子"为手段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,受骗者多为独居老人,单笔损失金额最高达50万元。此类案件呈现季节性高发态势,警方已启动专项打击行动,同时呼吁公众提高警惕,加强家庭反诈宣传。


**诈骗套路深度解析**  

据警方披露,犯罪团伙通常选择工作日上午9-11点拨打老年人家中座机,利用老年人听力下降、思念孙辈的心理,以"声音沙哑""手机进水"等理由伪装身份。随后编造"交通事故赔偿""被警方拘留需保释金"等紧急事由,要求老人向指定账户转账。部分案例中,骗子甚至通过AI语音模拟技术伪造"孙子"声线,并发送虚假法律文书照片增强迷惑性。


**受骗者画像分析**  

数据显示,80%的受害者为65岁以上独居老人,子女多在外地工作。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家庭信息,能准确说出孙辈姓名、学校等隐私。某市反诈中心负责人指出:"老年人普遍存在'救急'心理,且对新型诈骗技术缺乏认知,容易陷入恐慌性转账。"


**警方发布三大防诈锦囊**  

1. **延迟决策机制**:遇"孙子"来电求助,务必通过原存号码或家庭群组视频确认  

2. **资金冷静期**:任何转账要求至少延迟24小时,立即联系辖区派出所核验  

3. **科技防护网**:为老人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,开通银行转账延时到账功能  


**社会联动构筑防线**  

多地已启动"银发盾牌"行动,组织社区民警、网格员开展入户宣讲。心理学家建议子女每周与父母进行防诈情景模拟,用真实案例提升老人辨识能力。部分银行推出"大额转账亲情确认"服务,当老人进行异常转账时,系统将自动触发子女告知程序。


目前,公安机关已捣毁3个跨省作案团伙,追回赃款120余万元。反诈专家提醒:亲情关怀是最好的防骗疫苗,家庭成员应定期向老人普及新型诈骗手段,构筑情感与技术双重防线。(完)  

“冒充孙子”诈骗案频发,警方紧急提醒

你可能想看:

标签: 吃瓜 吃瓜群 诈骗 电信诈骗

上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后一篇

下一篇小米配股筹资425亿港元:加码智能汽车与AI赛道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